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人民日报--统计数字拉近与民众距离(热点聚焦) 2011年09月24日

展示数据采集过程 解答民众种种疑问

统计数字拉近与民众距离(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罗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9月24日 第 02 版)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现场介绍采价设备。
  李方宇摄(新华社发)

    每逢國家發布CPI、房價、平均工資等與國計民生相關的數據時,總有疑問出現:為什麼統計 數據與自己感受不一?近日,國家權威機構──國家統計局走進人群,開始直面民眾質疑。   
專家當面答疑解惑   
9月20日,國家統計局、北京市統計局舉辦“統計開放日”活動,由統計專家、學者和來自基層的統計 工作者向百姓講解、演示了居民收入、CPI等備受關注的數據如何出爐以及這些數據的意義等。   
在活動中,有網友問,為什麼發布的CPI的漲幅那麼低,而生活中很多東西的漲幅都很高?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龐曉林對此耐心解答。現場還播放了一個短片,演示了CPI出爐過程。 來自北京的基層價格統計工作者王葳蕤向大家展示了能將價格數據從基層採價員直接上報至 
國家統計局的“電子採價器”。    對“統計開放日”活動,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教授彭非認為,這是好事,政府貼近民眾, 數字貼近民眾,消除中間的隔閡。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網民是中國統計的推動者、 監督者,幾千萬網友甚至更多的網友,你們的批評、質疑永遠是中國統計進步發展改革創新 的動力。”   
統計中還存有偏差
官方的統計數據有時與民眾的感受有差異,到底是誰出了偏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研究員張永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這幾年統計局的統計結果與普通百姓感受有時存在差 異,原因很多比如民眾感受的是當地的產品價格,而統計部門是在全國範圍內統計的;民 眾感受強烈的是自己關心的某些產品價格,而統計部門統計的是更大範圍的商品,所以兩者 之間有時會存在差異。   張永軍認為,盡管統計部門的統計很全面,但不能說居民的感受 就存在較大偏差,統計數據也會存在一定偏差。他個人認為,產生偏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 現在的統計對產品更新換代和產品質量提高跟得不夠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統計權重是一年 一小調、五年一大調,工業品價格指數沒有公布調整的頻率,價格指數統計權重的調整有時 可能滯後于消費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變化,造成本來對居民生活和經濟運行影響已經縮小的產 品還保留相對大的統計權重,因而會產生統計偏差。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週清傑對本報記者說,與國際先進經驗相比,我國統計工作 在方法、支撐理論上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職工平均工資與普通職工感受不符問題, 並不是用個體與平均數的差異就可以解釋清楚的,而是統計口徑出現了問題,私營企業和個 體工商戶根本就不在統計範圍之內。   
加大親民改革力度   
對于民眾的質疑,統計部門若不能及時解答,長此以往,政府統計數據將失去在民眾中的公 信力。   
今年8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房價統計數據讓人看到了其親民的舉動:一是越來越多的城市 採用網簽數據;二是告訴公眾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統計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據了解,為了維 護統計數據的公信力,國家統計局今年2月公布了新的統計調查方案,由開發商填報改為採 用網簽數據。  
專家認為,與大家生活緊密相關的CPI數據,統計部門應當盡量使相關類別分類與指標權重 分配與民眾的實際生活情況相貼近。張永軍說,統計要對產品樣本、權重及時調整,要及時 跟上市場、消費結構的變化。同時,應該進行分類消費價格指數統計。比如糧食、蔬菜、水 果漲價,這對高收入階層影響不大,但對低收入階層影響就很大,所以,除總體統計外,還 應做分類統計,能反映出高、中、低收入階層消費結構的不同,這樣能更貼近居民感受。目 前,北京、江蘇、浙江等地已借鑑香港做了低收入階層消費價格指數,希望這一做法能在其 它地區推廣,條件具備時也可推出全國低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如何完善統計調查體系?週清傑指出,一是應減少因概念不準、統計口徑有偏差等原因導致 的數據失真。
例如,應研究採用何種方法計算自有住房服務的相關費用,使CPI中的居住類價格能更準確反 映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支出變化情況。二是要做好統計的基礎工作,提高抽樣調查的科學性,確 保基礎數據的質量。三是打擊數據造假,提高違法成本四是減少行政力量對統計工作的幹預 ,提高統計工作的獨立性五是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為統計體系的重大改革進行前瞻性研 究。  
週清傑還建議,為讓統計進一步貼近與民眾的距離,應做好統計工作和統計常識的宣傳、普及。

********** 

 每逢国家发布CPI、房价、平均工资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数据时,总有疑问出现:为什么统计数据与自己感受不一?近日,国家权威机构——国家统计局走进人群,开始直面民众质疑。

  专家当面答疑解惑

  9月20日,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举办“统计开放日”活动,由统计专家、学者和来自基层的统计工作者向百姓讲解、演示了居民收入、CPI等备受关注的数据如何出炉以及这些数据的意义等

  在活动中,有网友问,为什么发布的CPI的涨幅那么低,而生活中很多东西的涨幅都很高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庞晓林对此耐心解答。现场还播放了一个短片,演示了CPI出炉过程。来自北京的基层价格统计工作者王葳蕤向大家展示了能将价格数据从基层采价员直接上报至国家统计局的“电子采价器

  对“统计开放日”活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彭非认为,这是好事,政府贴近民众,数字贴近民众,消除中间的隔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网民是中国统计的推动者、监督者,几千万网友甚至更多的网友,你们的批评、质疑永远是中国统计进步发展改革创新的动力。”

  统计中还存有偏差

  官方的统计数据有时与民众的感受有差异,到底是谁出了偏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年统计局的统计结果与普通百姓感受有时存在差异,原因很多,比如民众感受的是当地的产品价格,而统计部门是在全国范围内统计的;民众感受强烈的是自己关心的某些产品价格,而统计部门统计的是更大范围的商品,所以两者之间有时会存在差异。

  张永军认为,尽管统计部门的统计很全面,但不能说居民的感受就存在较大偏差,统计数据也会存在一定偏差。他个人认为,产生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统计对产品更新换代和产品质量提高跟得不够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权重是一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工业品价格指数没有公布调整的频率,价格指数统计权重的调整有时可能滞后于消费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造成本来对居民生活和经济运行影响已经缩小的产品还保留相对大的统计权重,因而会产生统计偏差。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对本报记者说,与国际先进经验相比,我国统计工作在方法、支撑理论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职工平均工资与普通职工感受不符问题,并不是用个体与平均数的差异就可以解释清楚的,而是统计口径出现了问题,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根本就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加大亲民改革力度

  对于民众的质疑,统计部门若不能及时解答,长此以往,政府统计数据将失去在民众中的公信力。

  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价统计数据让人看到了其亲民的举动:一是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网签数据;二是告诉公众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统计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据了解,为了维护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公布了新的统计调查方案,由开发商填报改为采用网签数据。

  专家认为,与大家生活紧密相关的CPI数据,统计部门应当尽量使相关类别分类与指标权重分配与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相贴近。张永军说,统计要对产品样本、权重及时调整,要及时跟上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时,应该进行分类消费价格指数统计。比如粮食、蔬菜、水果涨价,这对高收入阶层影响不大,但对低收入阶层影响就很大,所以,除总体统计外,还应做分类统计,能反映出高、中、低收入阶层消费结构的不同,这样能更贴近居民感受。目前,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已借鉴香港做了低收入阶层消费价格指数,希望这一做法能在其它地区推广,条件具备时也可推出全国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如何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周清杰指出,一是应减少因概念不准、统计口径有偏差等原因导致的数据失真。例如,应研究采用何种方法计算自有住房服务的相关费用,使CPI中的居住类价格能更准确反映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支出变化情况。二是要做好统计的基础工作,提高抽样调查的科学性,确保基础数据的质量。三是打击数据造假,提高违法成本。四是减少行政力量对统计工作的干预,提高统计工作的独立性。五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为统计体系的重大改革进行前瞻性研究。

  周清杰还建议,为让统计进一步贴近与民众的距离,应做好统计工作和统计常识的宣传、普及。

沒有留言: